虎坊桥路口向东看,有一个精美白色小楼,形似飞行中的船,老北京人叫它船楼,是京华印书局的原址,楼上由中国书店金色大字,旁边面刻有1902的字样,原是京华印书局,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。80年代常常从这儿路过,印象中的印刷厂一派繁忙。
船楼由留英海归傅佰锐掌管规划,满族人曾在剑桥、牛津大学学习英国语言文学及修建,1903年结业回国进入清朝工部。北京动物园、北京大学工学院(1960年代末被撤除)等欧式风格的修建也出自他的规划。船楼交融了西方古典和现代修建的风格,券门和券窗,铸铁花式栏杆,德国进口大钟,在其时是非常前卫,现在看造型精约依旧非常高雅。楼内还有一部载货电梯,是其时北京仅有木制导轨电梯。曾撒播南有商务,北有京华的说法。
从虎坊桥向西走到魏染胡同、南柳巷,这是北京报业发源区域,船楼是印刷厂,南柳巷永兴庵是报业发行地,对面住着城南旧事的林海音,是报业记者,民国时期北京的报童从这儿走向京城街头巷尾。报业主编也是往复于印刷厂和发行部。离着不远的安徽会馆住过胡适,曾经是晨报的主编。
这儿走出了许多勇士,林白水、邵飘萍,北京城南报业不是南城文明,也不是宣南文明,形似是战役文明,强学会就是城南文明的开山祖师。